武汉大圈品茶工作室怎么预约,武汉027sz论坛,武汉品茶szsn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云岭沃野迎丰收 乡村振兴绘新景

2025-09-23 08:53:00
来源:云南日报
字号

  广南县八宝镇丰收的田野。 本报通讯员 王如阳 摄

  施甸县太平镇椅子山村黄桃熟了。 本报记者 杨艳鹏 摄

  师宗县五龙乡牛尾村群众收割稻谷。 本报通讯员 贾严 摄

  秋日,稻浪翻金,硕果飘香。行走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和丰收的喜悦。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云岭大地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产业提质为路径,以群众增收为落点,推动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增产走向增效,铺展开一场金色的丰收盛宴。

  科技赋能 农业增效益

  眼下,正是秋收的关键期。通过科技赋能,为全省农业增产增效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在师宗县五龙壮族乡牛尾村,连片的试验田里稻穗低垂,泛起金色波浪。这片位于低热河谷槽区的“姑娘田”,凭借年平均气温18.2℃、无霜期350天的优越自然条件,成为云南省水稻品种创新与推广的关键基地,自2020年以来累计试验水稻新品种144个。2025年迎来显著成效,25个参试品种亩产均超700公斤。通过试验—筛选—推广—增收的产业循环体系,全县推广优质稻2万亩,平均亩产达760公斤,总产值达7600万元,真正实现了“藏粮于技、增产于种”。

  科技赋能是提质增效的核心。无人机统防统治、生物防控、智能灌溉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农药使用量,提升了生态与经济效益。村民张金兰欣喜地说:“穗子更大、抗风抗病,产量也更高了?!?025年,师宗县水稻种植面积达5万亩,总产量约3万吨,科技持续为粮食安全注入强劲动力。

  秋日,元阳哈尼梯田迎来丰收季。在新街镇水卜龙村,一架无人机飞来飞去,悬停、上货、吊运、卸货。装满新粮的袋子稳稳地从田间“飞”向路边,不到3分钟便完成约40公斤稻谷的搬运。

  哈尼梯田地势特殊,从山脚到山头落差巨大。以往秋收时,稻谷运输全靠人背马驮,耗时耗力。如今,无人机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跋衷谖奕嘶卦怂俣瓤?、效率高,成本也降低了很多,真是很实惠?!背浞指惺艿娇萍即吹暮炖?,新街镇水卜龙村村民苏绍兵乐呵呵地说。依托科技惠民补贴政策,元阳县充分结合山区地形特点,在新街、牛角寨、沙拉托等乡镇,大力推广无人机吊运和单轨运输机、谷物干燥机、稻麦脱粒机等智慧农业装备,逐步破解哈尼梯田及山区地块农产品“运输难、收割慢”的痛点,让农户切实享受到科技助农红利。

  产业提质 乡村增活力

  在科技与政策的双轮驱动下,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不断提质增效,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高原特色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区里,蔬菜产业迎来产销两旺的好势头。弥川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地负责人杨胜生正操作着自制的轨道滑轮车运输有机肥料?;夭唤銎躺枇嗽耸涔斓?,还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灌溉,带动周边1.5万亩蔬菜生产,涉及农户1500多户?!熬懦墒卟酥惫┏泻土?,只要种得好,不愁卖?!毖钍ど判穆?。

  思茅区蔬菜产业正迈向智能化。位于南屏曼歇坝村的高原特色野生蔬菜科技示范园,聚焦良种精选、试验示范、标准制定等关键环节,建设了现代化生产示范园、种质资源圃、野菜研学中心,并着力打造绿色品牌?!?024年,全区完成蔬菜播种8万亩,实现总产量12万吨、农业产值3.2亿元?!彼济┣┮蹬┐寰志米魑锕ぷ髡菊境ち踅ㄅ嘟樯埽锘嘤菲笠?,建设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解决了农户分散种植、销售难题。

  “今年黄桃品质特别好,脆度够、糖分足?!痹谑┑橄靥秸蛞巫由酱宓幕铺以袄铮种不Ю钐媒铺艺胱叭肟鹬?。作为当地黄桃种植的带头人,他种植了10亩黄桃树,目前6亩已投产,每亩产量约3000斤。

  施甸县乡情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嵘平介绍,早在5年前,合作社就在科技人员的支持下成功选育出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其独特品质赢得了市场的认可,目前黄桃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远销大理、腾冲、瑞丽等地,以及省外市场。目前已成功注册了“凹家澳”品牌商标,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筑牢品牌根基。

  椅子山村黄桃产业为种植户带来了丰厚收益,还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拔颐遣扇 寮?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黄桃产业,不断延长黄桃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甜蜜产业’扎根乡村?!币巫由酱宓匙苤榧嵌衫妓怠?/p>

  丰收在望 群众增收入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

  走进永仁县维的乡桃苴村,连绵的山坡上石榴林郁郁葱葱,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果农起国升一家穿梭在石榴树间,忙着采摘成熟的“突尼斯”石榴。不远处,最后一批早熟品种“天使红”采收已近尾声?!敖衲晡壹业氖裣嗟焙?,‘天使红’从7月份就开始卖,到目前已卖了13吨,产值在12万元左右。”起国升说。

  针对传统品种石榴集中上市导致价格波动大的问题,永仁县大力推广“品种改良+循环上市”新模式,通过引进优质新品种、优化区域布局、科学调控成熟期,逐步稳定了石榴市场价格,提升了产业效益?!啊焓购臁敉炅丝梢越幼怕簟荒崴埂N壹医衲暾饬礁銎分致袅?00吨左右,产值在七八十万元左右?!逼鸸樯芩?。

  眼下,会泽县的70万亩马铃薯迎来采挖高峰?;鸷煜缑吧尘宓闹种不乩?,两台马铃薯收获机轰鸣作业,工人们紧随其后分拣、装袋。合作社负责人刘寿良种植的“会薯19号”亩产达3.2吨,因品质优良远销贵州、广西甚至海外市场。通过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指导,他创新推行“马铃薯—大白菜—色素萝卜”一年三茬轮作模式,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今年他耕种的2100亩土地预计总产值超1000万元,每年发放农民工工资200余万元。

  在思茅区龙潭乡四家寨村,种植大户周邦礼手持一颗金黄饱满的果实向记者介绍:“这叫燕窝果,肉细如丝、甜而不腻,去年30亩地卖了50多万元?!绷断缙蛱跫捞兀冉鲜屎现种菜?。目前,火龙果、柠檬、百香果等特色水果陆续成熟,成为农民增收的“黄金果”。在不远处的小田村,村民杨培娣同10多个姐妹正忙着给柠檬称重、装箱。她笑着说:“我们都是附近的村民,采果期就来基地打工,一天能挣120元钱?!?/p>

  农业增效益,乡村增活力,群众增收入。在云岭大地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迎丰收、庆丰收,奏响着田园丰收曲。(记者 常旭辉 张雯 饶勇 胡梅君 高玥 杨艳鹏 李建国 吕瑾)